雖然我國食品安全形勢呈現總體穩定、趨于好轉的態勢,經媒體頻頻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是不斷挑戰著公眾的耐受力。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公眾心有余悸,保障食品安全仍然任重道遠?;仡欉@一年經歷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們看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這也推動著食品行業更加透明更加健康地成長起來。對于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鏈上的初級生產者、加工企業、監管部門等主角都有責任。
酒鬼酒塑化劑事件
11月19日,21世紀網發表《致命危機: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該文披露酒鬼酒"塑化劑超標".11月21日,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向質檢總局報告稱,酒鬼酒樣品中被檢出含有塑化劑。
點評: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我國及其他國家均未制定酒類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的限量標準。一個行業標準缺失可能給相關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甚至影響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為從根本上保障人民飲食安全,政府盡快出臺、完善相關標準。
南山奶粉被檢出黃曲霉素M1
7月22日,廣州市工商局披露,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南山奶粉"系列5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被檢出黃曲霉素M1.產品檢出黃曲霉毒素M1的原因被認定為奶牛喂養過程中食用了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飼料,黃曲霉毒素B1在體內被羥化而生成黃曲霉毒素M1,主要存在于乳汁和尿液中。
點評:這讓人回想起"三聚氰胺"事件?;蛟S有人會說,三聚氰胺是人為添加,亞華此次為飼料帶入,不具有可比性。但稍加思索,不難發現,其實都是一個問題:奶源建設--問題出在源頭上??v觀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各級監管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對乳制品的質量空前重視:硬件設備投入不計成本;派出駐廠監督員;增加抽檢頻次……但所有的努力,卻只抓住了一頭,即產品的一頭;而原料奶源的一頭,卻甚少被人關注。雖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其器再利,如果奶源就沒把關,則其事也不善焉!
"速生雞"違禁藥物飼養
12月18日,中央電視臺曝光了山東一些養雞場用違禁藥物飼養,40天可以長5斤。個別養雞場喂藥達20多種,其中18種是抗生素類藥物。而屠宰企業接收時幾乎不檢驗檢疫。速生雞流入百勝餐飲集團上海物流中心,并供給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等快餐企業。此事引起了農業部的關注,農業部立即責成山東省相關部門迅速查處,并派出專家組前往山東調查。
點評:在處罰相關涉案企業之時,更需反思養殖產業鏈條,采取措施從根源上治理。據資料顯示,美國前五大養雞企業都是一體化的產業鏈模式,去年這五家所占的美國市場份額高達67%,而在我國90%都是"基地+農戶"的模式。顯然,未來需要鼓勵產業資本進入,以提高養殖環節的集中度,由大規?;惑w化養殖逐步替代"基地+農戶"模式,讓風險更加可控。
文章來源:慧聰食品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