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2月19日發布《商務部關于加快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經過3—5年的發展,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環境進一步完善,流通環節進一步減少、成本明顯降低及效率明顯提高,流通的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流通的公益性特征更加突出。
完善農產品流通創新環境
《指導意見》提出了3個具體目標。
一是初步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機制。形成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體系,成功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全國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機制及支持政策。
二是重點培育一批創新示范企業。要著力培育一批信息化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突出的鮮活農產品流通企業,發揮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整個鮮活農產品流通創新工作取得全面進展。
三是加快發展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廣泛應用現代交易技術、方式和模式,交易水平明顯提升。推進標準化建設,建立完善電子結算和信息服務系統,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產銷銜接更加緊密,公益性功能明顯增強。建立完善更加符合我國鮮活農產品流通實際的組織制度。
明確三項流通創新任務
《指導意見》明確了在鮮活農產品流通交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方面的主要任務:
要引導鮮活農產品經銷商轉變交易習慣,鼓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鮮活農產品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形成以農批對接為主體、農超對接為方向、直銷直供為補充、網上交易為探索的多種產銷銜接的流通格局。
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示范區創建工作,通過示范帶動,引導推廣農產品分級、包裝、冷藏、儲運等標準,宣傳貫徹商務部發布的番茄、青椒、黃瓜、鮮食馬鈴薯、洋蔥、冬瓜、豇豆等有關農產品流通規范,推進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規格化、標識規范化、流通品牌化,完善農產品流通增值服務體系建設。
推動鮮活農產品經銷商實現公司化、規?;?、品牌化發展。鼓勵鮮活農產品流通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和投資合作,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鮮活農產品流通企業向生產領域延伸,加強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基地等合作,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積極引導發展訂單農業。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