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質量安全近年來日益受到國內外高度重視。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日前,全國屠宰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商務部作為屠宰行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屠宰加工標準化工作。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表示,屠宰加工標委會的成立標志著屠宰加工行業標準化工作步入組織化、專業化的軌道,對于改善和保障食品安全、規范屠宰行業管理、促進屠宰行業發展和推動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規范屠宰加工
標準化是基礎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有關負責人在全國屠宰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表示,標準化是規范屠宰加工行業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商務部作為生豬屠宰行業主管部門,要做到依法行政,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商務部高度重視標準制修訂和宣貫工作,近幾年來,制定、修訂屠宰加工標準49項,包括強制性國家標準1件、推薦性國家標準11件、行業標準37件。商務部印發的《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指出,要加強標準和制度建設,抓緊出臺一批行業管理和執法亟須的標準,修訂完善已有標準,將部分涉及肉品質量安全的推薦性國家標準升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
屠宰加工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對于保障食品安全、規范行業管理、促進行業發展和推動國際合作都具有重要意義,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標準化是保障肉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技術支撐。為進一步規范屠宰行業準入,提高肉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今年以來,商務部會同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等9部門聯合部署開展生豬定點屠宰資格審核清理工作,督促大批屠宰企業限期整改,堅決取消經整改仍不符合法定條件和標準的屠宰企業的定點資格,取得了良好效果。這一工作的依據,就是《食品安全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一系列依法制定的屠宰加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2009年—2012年,中央財政共投入6億元資金,建設“放心肉”服務體系,全面提升了生豬屠宰行業監管能力和肉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本身就是一個標準宣貫的過程。
屠宰加工升級
標準成新標桿
標準化是促進屠宰加工行業發展的重要指引。每一項標準的出臺,都意味著為屠宰加工行業樹立了一根新的標桿,指引著行業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商務部市場秩序司有關負責人認為,對于強制性標準來說,不僅是標桿,還是標尺,達不到這個尺度就得淘汰。只有行業的領頭羊,才有能力為行業制定標準,制定的標準才能得到公認。屠宰加工標委會的很多委員都來自國內知名的屠宰加工企業和屠宰設備制造企業,希望大家認真履行好委員的職責,為屠宰加工行業的規范和發展盡最大的努力。
標準化也是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前提和路徑。當今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體現為標準的合作與競爭。標準可以成為合作的橋梁,也可以成為競爭的壁壘。我國的屠宰加工企業要“走出去”,就必須加強和完善自身的標準制定,必須研究國外的標準,并與國外屠宰加工行業更多地開展溝通和交流,積極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借鑒成熟的國際標準和動物福利等新理念,為我國屠宰加工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創造條件。
嚴格行業準入
確保肉品安全
屠宰加工行業事關人民群眾的肉品消費安全,是重要的民生行業。要堅決貫徹黨的十八大報告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以保障肉品質量安全為中心,促進屠宰加工行業科學、健康、有序發展。
商務部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下一步將在審核清理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嚴格屠宰行業準入管理,繼續完善屠宰行業法規標準,加大屠宰行業監管和執法力度,加強屠宰行業技術人員和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培訓,培養科學健康的肉品消費理念,繼續大力推進“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
姜增偉勉勵屠宰加工標委會,要在國家標準委的監督管理和商務部的指導下,集中屠宰加工行業專家智慧,積極履行工作職責,推動我國屠宰加工行業標準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屠宰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章程和秘書處工作細則,討論了2012年—2013年工作計劃,學習和貫徹了商務部《關于“十二五”時期流通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屠宰加工標準化工作是一項光榮的事業,也是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需要群策群力的集體智慧,共同推動屠宰加工行業更好更快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