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9d9ck"></th>
      1. <button id="9d9ck"><acronym id="9d9ck"></acronym></button>

        農產品加工業是中國現代農業根本出路

        瀏覽量:420 作者:中食集團 來源: 時間:2012-12-17 【字號: 返回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途徑。中國農業現代化研究會副理事長、研究員戴小楓在談及如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時表示,要把農產品加工業放在首位。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替代產業和現代農業主體,是我國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 

          方向 

          農產品加工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 

          戴小楓表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非農產業的發展,在于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F代農業與傳統農業在產業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以產后加工業為主體,后者以產中種養殖業為主體。農產品加工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替代產業和現代農業主體。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逐漸成長為國民經濟基礎性、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之一。據不完全統計,30年來其產值總體保持年均13%以上的增長速度,過去11年年均增速20%以上。2011年,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到14.8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2%,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1.7:1。數據表明,農產品加工業已經完全取代傳統種養殖業的地位,成為我國農業的主體。 

          思考 

          要將農產品加工業放在農業的首位 

          戴小楓指出,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必然要求對農業的產業結構、優先領域和發展重點進行戰略性調整,將農產品加工業放在農業各項工作的首位。對農業的財政投資,也要有計劃地逐步將重點和投入的大頭從產中轉向產后部分。 

          產業結構的重心轉移和變革,也必然要求對農業科技的內部結構、學科設置、設施與平臺建設、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優先領域、發展重點、財政投入等進行戰略性、結構性的調整,要求各級政府在管理農業科技的方式和組織模式上進行變革。 

          建議 

          在國家層面優化農業科技資源配置 

          戴小楓建議,一是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進一步在國家層面優化科技資源配置,體現農業科技與其他公益類科技同等的“國民地位待遇”,調動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積極性。二是將農產品加工研究院所等擬轉企的農業科研機構定位為社會公益類機構,落實相關的財政政策和投入待遇。三是切實轉變政府部門的觀念和職能,強化服務功能,抓大放小,退出對具體項目的操作,將其交給創新的主體,提高國家層面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的運行效率。四是建立現代農業科研院所制度以及相關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支撐體系,實現“宏觀抓戰略、中觀抓管理、微觀抓落實”的制度創新目標。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相關新聞:
        上一篇:
        下一篇:
        无码av我不卡一码在线,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无码毛片高潮一级一级喷水黑人,无码福利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