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以來,由于國際市場大豆大幅漲價,國內食用油市場一度掀起迅猛的漲價潮。國家發改委為此兩次約談中糧集團、益海嘉里等食用油巨頭,要求企業建立食用油價格報告制度,即從8月15日開始,定期報送食用油出廠價、批發價和零售價。
今年7月初,占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市場45%份額的益海嘉里集團宣布將其生產的金龍魚花生油價格調高8%,魯花集團、中糧集團緊隨其后。而對于會否再次漲價,一家超市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有所耳聞,但目前并未接到任何漲價通知。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上一輪提價只是一次先期預演。在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之前,更大規模的小包裝食用油提價還將來臨。做出這一判斷的原因,在于世界大豆的主要產區美國進入2012年以后遭遇的大面積干旱,全美37%的大豆歉收甚至絕收,導致世界糧食價格近期持續上漲,而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80%。
這一背景下,發改委再次伸出“看得見的手”。據稱,發改委有關匯報價格的新舉措旨在更好地跟蹤市場價格,為制定調控政策做準備。就此,記者試圖聯系中糧、魯花等集團相關負責人,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沒有得到正面回應。中糧方面僅在郵件回復中強調,由于成本上漲因素,集團確實面臨著較大的運營壓力。中糧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抵消成本壓力,盡可能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通過積極的企業運作來控制價格上漲幅度。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