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集團“注重家庭家風,培育家國情懷”讀書征文二等獎作品
每個人一出生就有一個家,就是家中的一份子。然后家中的長輩們成為了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頭。他們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對待問題的態度等等,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孩子的生活、規范著他們的行為,這樣的影響、規范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甚至會傳遞給他們的下一代,以至永遠。我認為這就是家風。
有的人家風是孝親愛老;有的家風是勤儉持家;有的家風誠信友善等等。家風的核心是讓一代代傳人立身于社會,終身受益的品質。
我的家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孩子多,農活多,記憶里媽媽什么時候都在干活,忙完我們忙地里。媽媽性格特別要強,孩子要比人家好點,地里莊稼要比人家長的好點。為此,小時候感覺我的媽媽比別人更辛苦,但她從不表現出來,偶爾有空閑還會和我們一起玩點跳繩什么的。媽媽以前上學時是學校宣傳隊的,她愛唱、愛跳,所以早上好多時候都是唱著國歌“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叫我們起床的。媽媽開朗的性格、埋頭苦干的精神,是我和弟弟們工作后,遇到困難時候的榜樣。我的媽媽還是個特別善良人,小時候我們沒有爺爺奶奶,沒人看我們,正好鄰居有個獨居的奶奶,經常會幫著看看我們,好讓媽媽去忙地里的活。媽媽一直都特別感謝她,每次家里有好吃的都會把奶奶叫來或讓我們送過去,平時奶奶的重活媽媽也都給干了。后來奶奶老了就去了較遠的女兒家,我回家,媽媽還是會叫我去看看她。直到現在,我回家也還是會去給奶奶上個墳。奶奶有次說我媽媽就像她女兒一樣好!
我親愛的媽媽的勤勞、善良應該就是傳給我們的家風吧!我們會把這個優良傳統繼續傳給我們的孩子。憑借著這些點滴傳承,我們才能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傳播的今天,堅守住內心的安寧和純凈。
(文/財資管理部程靜)